RSA从入门到入土

数学,如星空一般美丽又神秘

简介

  • RSA是1977年由Ron Rivest、Adi Shamir、Leonard Adleman一起提出的。当时他们三人都在麻省理工学院工作。RSA就是他们三人姓氏开头字母拼在一起组成的。

  • RSA是目前最有影响力和最常用的公钥加密算法,它能够抵抗到目前为止已知的绝大多数密码攻击,已被ISO推荐为公钥数据加密标准。

  • RSA算法基于一个十分简单的数论事实:将两个大质数相乘十分容易,但是想要对其乘积进行因式分解却极其困难,因此可以将乘积公开。

  • 本文将介绍RSA算法所需的知识基础、RSA算法基本原理。

知识储备

  • RSA算法加解密其实就是两个公式,但是为了理解这两个公式我们需要学习数论中的四个概念:互质、欧拉函数、欧拉定理、模反元素,这四个概念都是非常好理解的,只需要有初高中的数学知识就能理解。

互质关系

  • 互质整数是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整数,比如15和32,这说明不是质数也可以构成互质关系。

  • 关于互质关系,有以下结论:

  1. 任意两个质数构成互质关系,比如13和61
  2. 一个数是质数,另一个数只要不是前者的倍数,两者就构成互质关系,比如3和10
  3. 如果两个数之中,较大的那个数是质数,则两者构成互质关系,比如97和57
  4. p是大于1的奇数,则p和p-2构成互质关系,比如27和25
  5. p是大于1的整数,则p和p-1构成互质关系,比如53和52
  6. 1和任意一个自然数是都是互质关系,比如1和99

欧拉函数

  • 欧拉函数听起来很高大上,但其实非常简单,欧拉函数是小于x的整数中与x互质的数的个数,一般用φ(x)表示。例如φ(8)就等于4,因为8以内的与8互质的数只有1、3、5、7这四个数。

  • 关于欧拉函数有几点性质:

  1. 特殊的,φ(1)=1
  2. 如果n是质数,则 φ(n)=n-1 。因为质数与小于它的每一个数,都构成互质关系。比如5与1、2、3、4都构成互质关系。
  3. 如果n是质数的某一个次方,即 n = p^k (p为质数,k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),则 比如 φ(8) = φ(2^3) =2^3 – 2^2 = 8 -4 = 4。
  4. 如果n可以分解成两个互质的整数之积,即n = p1 × p2,则φ(n) = φ(p1p2) = φ(p1) × φ(p2)

欧拉定理

  • 欧拉函数的用处,在于欧拉定理,而欧拉定理是RSA算法的核心。

  • 欧拉定理指的是: 如果两个正整数a和n互质,则n的欧拉函数 φ(n) 可以让下面的等式成立:

  • 其中’≡’是恒等号(在这也可叫为同余号),表示该等式始终成立而与n、a的值无关。

  • 这个式子的含义为:a的φ(n)次方除以n的余数为1。

  • 欧拉定理的证明较为复杂,我们只需要记住这条结论就行,挺好记的。

模反元素

  • 如果两个正整数a和n互质,那么一定可以找到整数b(不一定唯一),使得 ab-1 被n整除,或者说ab除以n的余数是1。

  • ab≡1 (mod n), 这时,b就叫做a的“乘法逆元(乘法模反元素)”。

  • 比如,5和17互质,那么7就是5的模反元素,同时24、41、58…都是5的模反元素,即如果b是a的模反元素,则 b+kn 都是a的模反元素。

明文and密文

  • 最后我们介绍一组概念。
  1. 明文(Plain Text):明文,是指没有加密的文字(或者字符串),属于密码学术语。
  2. 密文(Cipher Text):密文是加了密的的文字。
  • 即明文是加密之前的文字。密文是对明文进行加密后的报文。

看得有点迷?没关系,后面有具体示例

RSA算法基本原理

  • RSA是一种非对称加密算法。非对称加密算法的优点我们会在后面的RSA加解密演示中介绍到。

  • 在进行RSA加密与解密之前,我们先要有RSA密钥,即公钥和私钥。

  • 我们用公钥对明文进行加密, 用私钥对密文进行解密。公钥是可以让所有人都知道的,但是私钥只能我们自己知道。

密钥生成规则

(1)随机选择两个不相等的质数p和q

  • 我们选择61和53,在实际应用中,这两个质数越大就越难破解。

(2)计算p和q的乘积n

  • n = 61 * 53 = 3233
  • 3233写成二进制是110010100001共12位,故该密钥是12位的,目前主流可选值:1024、2048、3072、4096…低于1024bit的密钥已经不建议使用(安全问题)。

(3)计算n的欧拉函数φ(n)

  • 因为n = p*q,由欧拉函数的小性质 ,如果n = p × q且p、q互质,则φ(n) = φ(pq) = φ(p)φ(q)

  • 由于我们的p和q都是质数,再一次由欧拉函数的小性质如果n是质数,则 φ(n)=n-1,可得φ(p) = p-1 , φ(q) = q - 1。所以我们的φ(n) = (p-1)(q-1)

  • 所以我们例子中的φ(n) = 60×52 = 3120

(4)按照条件随机选择一个整数e

  • 选择e的条件是 1< e < φ(n),且e与φ(n) 互质

  • 本例中选取e = 17,但实际应用中e常常取65537 。

(5)计算e对于φ(n)的模反元素d

  • 根据欧拉定理我们有:ed ≡ 1 ( mod φ(n) )

  • ed–kφ(n)=1

  • e = 17,φ(n) = 3120代入可得:17d–3120k=1

  • 这里我们采用拓展欧几里得算法求解d的值。

拓展欧几里得算法可用来求解线性同余方程a∗x≡c(modb) 且c=1的情况。我们可以把该方程转换成a∗x+b∗y=1这种形式。

  • 此处给出求解代码: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# -*- coding: UTF-8 -*-
def egcd(a, b):
if a == 0:
return (b, 0, 1)
else:
g, y, x = egcd(b % a, a)
return (g, x - (b // a) * y, y)
def modinv(a, m):
g, x, y = egcd(a, m)
if g != 1:
raise Exception('modular inverse does not exist')
else:
return x % m

e = 17
phin = 3120

d = modinv(e,phin)

print 'd = ' + str(d)
  • 这样求出我们的d = 2753

(6) 将n和e封装成公钥,n和d封装成私钥

  • 前面我们已经求出来了:
  1. p = 61
  2. q = 53; 或者写成p = 53,q = 61都可以。
  3. n = pq = 3233
  4. φ(n) = (p-1)(q-1) = 3120
  5. e = 17; 满足1< e < φ(n),且e与φ(n) 互质。
  6. d = 2753;e对于φ(n)的模反元素d。
  • 所以我们的公钥就是(n,e) = (3233,17),私钥就是(n,d) = (3233,2753)

RSA算法可靠性分析

  • 我们一共生成了六个数字:p、q、n、φ(n)、e、d,这六个数字之中,公钥用到了两个(n和e),其余四个数字都是不公开的。其中最关键的是d,因为n和d组成了私钥,一旦d泄漏,就等于私钥泄漏。

  • 那么,有无可能在已知n和e的情况下,推导出d?

  1. ed≡1 (mod φ(n))。只有知道e和φ(n),才能算出d。
  2. φ(n)=(p-1)(q-1)。只有知道p和q,才能算出φ(n)。
  3. n=pq。只有将n因数分解,才能算出p和q。
  • 综上,如果n可以被因数分解,那么就可以算出d,从而拿到私钥。

  • 大数的因数分解是非常困难的。限制人类分解大整数的是计算机的计算能力,相信如果有一天真正的量子计算机问世后,又会引发一轮安全加密竞赛!

RSA加解密演示

情景导入

  • 我们以经典的Alice和Bob的故事来导入情景。
  • Alice在学习了RSA算法以后,制作了公钥和私钥(假定和我们上面制作的公钥私钥一样),Alice将公钥发送给Bob并告诉Bob以后给自己发消息之前先用公钥进行加密,Alice自己保留私钥。

加密

  • 假设某天Bob要给Alice发送一个字母’A’,Bob需要先将’A’转为ascii码65,所以m = 65。ps: m必须是整数(字符串可以取ascii值或unicode值),且m必须小于n

  • 那么我们根据下图关系可得到密文c。

  • 由于我们的公钥是(n,e) = (3233,17),那么有65^17≡c(mod 3233)(本文中的’^’均表示几次方而不表示异或),这样我们求得c = 2790,那么Bob就可以把c = 2790发送给Alice了。

  • 这样即使有第三者截获了密文c,或者截获了公钥和密文c,由于第三者没有私钥,很难将密文c解密到明文m。此时非对称加密的优点便体现出来了。如果看得有点迷,没关系,咱们打个比方。

  • 非对称加密就像Alice将一把已经打开的锁发送给了Bob而自己留着开锁钥匙,让Bob每次给自己发送消息的时候都用这把锁将消息锁住,当Alice收到消息后用只有自己才有的钥匙来解锁得到真正的信息。这样就算第三者劫持了密文和锁,因为没有钥匙,也很难很难拿到真正的消息。

  • 假设我们用的对称加密,往往会把密钥和密文一同传给接收者,就像把钥匙和密文一起发送出去,这样如果一旦有第三者截获了密文和钥匙,就很容易利用密钥解密得到明文。

解密

  • 当Alice拿到密文c = 2790,就可以用私钥根据下图关系可得消息m,也就是我们的明文。

  • 接收者的私钥(n,d) = (3233,2753),所以得到2790^2753 ≡ m(mod 3233)。从而可以解得m = 65,转换成字符就是我们的消息’A’。

再一例

  • 如果我们的明文m不止一个字符,而是一段话(字符串),该如何发送呢?

  • 假设Bob要给Alice发送"Hello",我们需要先str转hex得到0x48656c6c6f,转换为10进制则得到m = 310939249775。 即 str->hex->十进制。

  • 关于这里的str转hex,提供一个小方法,当然还有更简便的方法比如libnum.s2n: 我们可以遍历字符串中的每个字符,得到每个字符ascii码值的16进制,然后依次拼接,最后在拼接成的字符串前面加上0x,然后16进制转10进制。如果写成代码就是:

1
2
3
4
5
c = 'Hello'
res = '0x'
for i in c:
res += hex(ord(i))[2:]
print 'm = ' + str(int(res,16))
  • 由于我们前面也谈到了m必须小于n,但是显然我们这个例子里的m=310939249775大于n=3233,我们需要重新生成公钥和私钥。
  • 生成过程略,这里直接列出我们的生成结果。
  1. p = 999671
  2. q = 999727
  3. φ(n) = 999396090420
  4. n = 999398089817
  5. e = 65537
  6. d = 529762121873
  • 所以公钥为(n,e)=(999398089817,65537),私钥为(n,d)=(999398089817,529762121873)

  • 那么根据m^e ≡ c(mod n)310939249775^65537 ≡ c(mod 999398089817),我们可以求得c = 274054322757

  • 那么Alice在拿到密文c = 274054322757以后,根据c^d ≡ m(mod n),即274054322757^529762121873 ≡ m (mod n)得到m = 310939249775

  • 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m转成我们的明文了。依然是提供几个方法,可能还有更好的方法~

  1. print long_to_bytes(m)#需要引入库from Crypto.Util.number import *
  2. print hex(m)[2:].replace(‘L’,’’).decode(‘hex’)
-------------至此本文结束感谢您的阅读-------------
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用,请随意打赏。 (๑•⌄•๑) 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!